甚麼是哮喘?

哮喘是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,患者以兒童為主,但部份患者成年後仍會受哮喘影響。在香港,大約15-20%的兒童及5-15%的成年人曾出現哮喘的病徵。哮喘屬慢性支氣管炎的一種,由於患者接觸到致敏源,引起過敏反應,導致支氣管發炎而紅腫,影響患者呼吸。哮喘至今仍未有根治的方法,不過只要得到合適的治療,大部份患者仍可控制病情,過着如常人無異的生活,亦可以做劇烈運動。

誘發哮喘的因素

  • 傷風、感冒
  • 轉天氣 (例如夏季轉冬季)
  • 環境中有致敏源 (如塵埃、花粉、霉菌、塵蟎)
  • 噴霧
  • 空氣污染
  • 劇烈運動,特別是在寒冷及乾燥的日子
  • 食物及藥物敏感

哮喘的病徵

哮喘發作時,支氣管因發炎而紅腫,加上支氣管肌肉收縮及黏膜層腫脹,增加氣管分泌物增加,引起一連串的徵狀:

  • 氣促
  • 咳嗽
  • 喘嗚
  • 胸口有壓迫感

如何治療哮喘?

由於現時尚未有根治哮喘的方法,治療哮喘主要以控制病情為目標。肺功能測試有助醫生診斷及監察患者的病情,最高流速計及肺活量測試是常用來量度支氣管阻塞程度的方法。

  1. 藥物治療
    哮喘藥物主要分兩大類,一類是急救用的氣管擴張藥物,另一類是長效的控制哮喘藥物。短效的氣管擴張藥物需要按醫生指示服用,若一星期內使用超過三至四,有可能是病情惡化,患者應盡快求診。部份病情較輕微的患者無需服藥,只需做足預防措施即可。

  2. 環境控制
    以下是一些預防哮喘的方法:
    • 避免觸及致敏原
    • 使用防塵蟎的產品
    • 保持室內環境清潔、空氣流通
    • 按醫生指示服用藥物
    • 定期覆診,檢查氣管擴張的程度

部份哮喘患者需要長期服用氣管藥物以控制病情,患者應按指示服藥,即使病情好轉,亦應繼續服藥,不應依賴短效的氣管擴張藥物。否則氣管發炎的情況只會繼續惡化,直至氣管受損至返魂乏術的地步。